“肚子胀得吃不下饭,没想到家门口的医院用‘热水’给我治好了!”
近日,68岁的张先生(化名)在我院成功接受了一项国际前沿的抗癌新技术——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手术在仁济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仁济医院嘉定分院普外科主任刘颖斌教授的全程指导下完成,是医院在突破胰腺癌腹膜转移这一棘手难题,切实提升区域肿瘤疑难重症诊疗能力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患者张先生于去年4月因胰头癌在仁济医院嘉定分院由普外科执行主任张军峰成功实施了根治手术并完成化疗,一度恢复良好。然而今年5月底,他突感腹胀难忍,进食后加重。检查发现,狡猾的癌细胞已转移至腹膜并产生了腹水。面对晚期胰腺癌伴腹膜转移这一传统治疗手段效果有限、预后差的棘手局面,新的希望在哪里?
MDT团队:共筑“热”希望
为了给张先生争取最佳治疗机会,仁济医院嘉定分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机制,依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平台,联合仁济医院顶级肿瘤专家进行深入会诊。基于张先生胰腺癌腹膜转移的复杂病情,专家团队评估后,决定为其应用目前国际权威指南推荐的先进抗癌技术——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这一技术也正是针对腹膜转移这一治疗难点设计的创新疗法。
“热疗+化疗”:精准打击癌细胞
HIPEC技术,形象地说,就是用“精准加热的化疗药水”给腹腔做一次深度“SPA”,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癌作用:
1.精准“烫”死癌细胞: 将化疗药液精确加热至43℃左右(人体正常组织可耐受,癌细胞却难以承受),通过循环灌注“烫”死腹腔内的癌细胞。
2.大流量“冲”走癌细胞: 大量(约4-6升)药液在腹腔内持续循环流动,如同强力“冲刷”,将游离的癌细胞清除出去。
3.局部“高浓度”强效杀癌: 药物直接作用于腹腔病灶表面,局部浓度可比血液中高出几十至上千倍!极大提升杀癌效果,同时显著减少全身化疗的副作用。部分药物还能被肝脏吸收,有助于预防肝转移。
我国优化的“中国方案”(C-HIPEC)更具备高精度控温、大容量循环等优势,显著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区域消化系统肿瘤一体化防治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资金资助下,普外科4名医生进修学习了该项技术。
国际先进技术“零时差”落地嘉定
本次手术的成功实施,同样也是仁济-嘉定紧密型医联体“同质化医疗”的生动实践。 手术由刘颖斌教授亲自坐镇指导,为团队提供技术支撑,确保手术规范性和安全性。整场手术成功运用腹腔镜微创技术精准放置了4根热灌注管,并操作热灌注设备进行精准治疗,全程仅用时1个半小时,过程平稳顺利,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医院此次成功开展HIPEC技术,尤其聚焦于治疗棘手的胰腺癌腹膜转移,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HIPEC技术在国际上已被证明可有效用于多种伴发腹膜转移的恶性肿瘤,包括消化道肿瘤,如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等;妇科肿瘤,如卵巢癌,以及腹膜假黏液瘤、恶性腹膜间皮瘤等。该技术为像张先生这样的晚期腹膜转移的癌症患者带来了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新希望。
“HIPEC的成功应用是医联体建设惠及百姓健康的又一例证。” 张军峰主任表示,“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依托仁济-嘉定紧密型医联体,持续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输送到嘉定,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治疗方案,切实提升疑难重症的救治水平。”
专家介绍
刘颖斌(仁济)
普外科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消化系统肿瘤MDT门诊(预约制):每周五上午(患者初诊)每周二下午(专家会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仁济医院嘉定分院普外科主任、上海市肿瘤系统调控与转化重点实验室(筹)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工匠、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美国外科医师学院外籍会员(FACS),率先倡导“胰头全系膜切除"理念,使更多患者获得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在国内外率先进行和完善了胆囊癌扩大肝切除、胆囊癌肝门骨骼化淋巴清扫、肝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门静脉重建等术式。为纵深推进仁济-嘉定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进一步发挥“名医工作站”效应,医院将于近期开设刘颖斌教授点名门诊,患者可按需问诊,不出“嘉”门即可享受到与仁济医院同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
张军峰(仁济)
普外科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特需门诊时间:周四上午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仁济医院嘉定分院普外科执行主任,主要从事肝胆胰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胰腺癌等各种胰腺胆道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针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有独到见解,并长期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
史佩东
普外科主任医师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上午仁济医院嘉定分院普外科副主任,在胃肠肿瘤、复杂胆石症、甲状腺肿瘤、疝的诊治方面有较高造诣,尤其擅长腹腔镜手术,尤其是在胃肠肿瘤,复杂胆石症,甲状腺肿瘤,疝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