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晚期并发肠梗阻,“不开刀”架起肠支架

发布时间:2022-08-03

近日,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普外科独立完成首例通过内镜留置十二指肠支架手术,顺利为患者解除肠梗阻,标志着医院普外科在微创手术领域取得新突破。

 

胰腺癌晚期患者,并发肠梗阻

58岁的徐女士(化名)是一名晚期胰腺癌患者。“前几天我感觉腹痛、腹胀,而且呕吐了持续3天,根本连水都喝不了,只能每天靠输液维持营养,相当痛苦。家人见我症状未见好转,于是将我送到了嘉中心医院。”徐女士表示。

 

7月11日,徐女士入住普外科八病区。普外科主任医师苏进根接诊后,为患者做了进一步检查。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显示,胃及十二指肠极度扩张,大量消化液在体内长时间“聚集”滞留,所以一吃东西就吐。

 

“这个患者是晚期胰腺癌侵犯十二指肠,导致肠梗阻,这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病人一般会出现高度腹胀和呕吐,内科治疗效果往往不佳,通常需要外科来干预。”苏进根解释道。

 

“不开刀”,架起肠支架

针对徐女士的病情,苏进根主任带领主治医师陈鹏程、郭俊刚等人在术前展开充分讨论,制订了缜密的治疗方案,最终决定通过内镜放置十二指肠支架,为患者解除梗阻。






手术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通过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手术,确定狭窄段长度以便于定制合适尺寸的金属支架,同时留置空肠营养管和胃管,帮助患者减轻胃肠负担,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但是完全解决肠梗阻问题,还需要第二次手术。7月14日,苏进根主任再次上台,为徐女士在十二指肠镜下成功放置了一枚十二指肠金属支架,打通梗阻肠道。术后当晚,患者即可进食流质,没有再发生呕吐。经过积极治疗,徐女士的症状已基本缓解,精神面貌日益好转,现已康复出院。

 



微创新突破,内镜治疗技术再上台阶

据普外科主任医师苏进根介绍,对于晚期胰腺癌侵及十二指肠导致肠梗阻的患者,既往多数需要开腹行胃空肠吻合短路术,手术创伤大,且十二指肠液、胆汁及胰液易返流到胃内,患者多数不耐受。


如今,通过胃镜或十二指肠镜下留置十二指肠金属支架支撑引流,只需微创治疗即可解除梗阻,创伤小,恢复快。但同时,十二指肠受肿瘤侵犯狭窄,内镜操作时难度较大,易导致肠穿孔或出血等。因此,难度较高、风险也较大。

 

据悉,这是普外科有史以来第二次通过内镜留置十二指肠支架,第一次还要追溯到十年前,当时在上级医院专家指导下完成,而本次手术则是由主任医师苏进根带领团队独立完成,意味着普外科内镜治疗技术更加成熟。

 

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2003年开展ERCP以来,在胆胰疾病方面的诊治实现了微创化。


在苏进根的带领下,ERCP团队已完成胆胰疾病的内镜微创治疗(治疗性ERCP)3000例以上,如胆道结石、胆道感染的内镜取石引流术,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胆胰肿瘤和梗阻性黄疸以及胆道损伤(胆瘘、胆道狭窄)的支架引流术等。

 

科普小知识

 

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目前胰胆管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造影检查过程中的影像变化,可以判断胆管及胰管等部位有无病变。

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因此越来越受欢迎。

 

ERCP的适应症:

1、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

2、胰腺疾病,如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都可以行ERCP。

3、不明原因的胰腺炎。

4、Oddi括约肌测压。

5、胰管或者胆管组织活检。

 

ERCP的禁忌证:

1.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

2.急性胃炎,急性胆道感染。

3.对碘过敏,某些不能用抗胆硷药物者。

4.心肺功能不全,频发心绞痛;食管或贲门狭窄,内窥镜不能通过者。

5.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无法将内窥镜送至吻合处。

6.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检查;精神病或意识障碍;或有严重脊柱畸形者。

 

 

专家介绍

 

苏进根  主任医师   普外科副主任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擅长普外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肝胆胰疾病的内镜和腹腔镜的微创诊治,腹外疝的腹腔镜疝修补术和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完成区科委以上课题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SCI论文2篇,参编书一部。现任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协会理事、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