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医学】强化文化建设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19

为进一步推进叙事医学实践的开展,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建设,近日,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在多功能会议室举办叙事医学专题培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并向区域医联体单位开放的形式,吸引了来自医院叙事医学推进委员会委员、各临床科室及区域医联体单位的员工近100人参加。



本次培训以《叙事医学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题,特邀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陈德芝老师前来授课,并与参培者们热烈互动和交流。医院原党委书记张燕华参加活动,会议由党办主任武燕主持。


张燕华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叙事医学不仅是医学人文落地的有效工具,也是精准医学时代医学实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动叙事医学实践对医院文化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享环节中,通过急诊护理组的叙事故事分享,医护人员现场讲述了亲身经历的医患故事,还原和再现了当时的情境,真切体会到了叙事医学实践给自己和医患关系带来的改变。


急诊男护高伟带来的《急诊护士,也需要一颗温润的心》,讲述了在面对患者、家属生离死别时,不再因为不知如何处理或是司空见惯,便选择视而不见或是冷漠,而是用一颗温润的心,去关心和温暖患者及家属。



陈瑶护士讲述的《心墙下的台阶》,通过帮助情绪崩溃、出言不逊的患者,剖析了自己如何不再容易被患者表面的语言所激怒,而是更能去观察他们内心真实的需求,理解患者的情绪,体味患者疾苦,用关心与安慰为患者高高筑起的心墙递上一个台阶的心路历程。



最为感人的是医院叙事护理组根据护理部真实的叙事管理案例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行政查房》,通过演绎疫情之下临危受命所开设的新科室,“新人”如何承压磨合到迎难而上,顺利开展工作,过程中因日常督查中发现科室存在的问题护理部开展的一次行政查房,护理部主任发现在场护士情绪紧张、低气压,改变了以往发现问题以批评、教育为主的方式,应用叙事的方法与护士交流,倾听、理解、帮助护士,并反思管理上的不足,令护士们打开心扉,吐露心声,之后有了更积极的工作动力,这是一次叙事应用于管理的有益尝试。




精彩的分享演绎,让与会人员都被深深的打动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随后,陈德芝老师以分享故事为切入点,开展了以《叙事医学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题的精彩培训。她用一张思维导图高度总结、提炼出态度、接纳度、长度、维度等 “九个度”,深度诠释了叙事医学的内涵。它不仅涵盖了叙事医学的“三焦点”、“三要素”、“四关系”、 “五特性”“两工具”等基本概念,还包括了叙事医学的伦理:尊重、不伤害、有利、公平、善行及其最本质的工具“自我与在场”。陈老师对“九个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讲解 ,其中还穿插着许多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通过陈老师系统详实的讲解,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叙事医学的认识,同时还帮助大家掌握如何进行有深度有厚度的叙事。最后陈老师用“桑基鱼塘”比喻叙事医学实践与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医院开展叙事医学实践有利于创造类似“桑基鱼塘”效应,即 “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这样一种高效的循环生态系统,从而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循证医学重证据,叙事医学重故事,叙事医学概念的提出者丽塔.卡伦指出“仅有证据是不够的,故事也是证据”。可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精准医学时代,二者必然是交叉融合相伴而行。叙事医学实践的开展,通过一个个生命依托、生命陪伴、情感沟通的感人故事,将叙事置于医学伦理的视野下,让人文关怀更具体、更细腻地融入患者身心,是医务人员提升叙事素养,提高叙事能力,强化医学人文理念的有效抓手。


张燕华书记表示,对医院而言,科技是根,文化是魂,医院高质量的发展,除了精细化的管理、人才的培养、专科技术的发展,还离不开医院文化的引领。叙事医学的在院落地,有利于医院高质量新文化建设。我院以叙事伦理查房推动叙事医学实践4年来,令人欣喜地看到叙事护理已在全院开展,先行实践叙事医学的同事们,不但温暖了患者,也成长了自我,提升了职业价值感、自我认同感及成就感。期待更多医务人员加入到叙事医学实践的队伍中,能够边实践边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再用实践创新理论,积极构建医院、科室良好的叙事生态提高医务人员医患互动胜任力,进一步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服务能力,改善医疗质量。让患者更有尊严,自我更有价值,医院更有温度,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百姓信赖、员工热爱的现代化医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