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第三批上海市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示范点授牌暨心关怀合作联盟成立仪式在人民广场地铁站举行。我院成为全市第三批45家挂牌单位之一。
简短的授牌仪式后,市文明办、市卫计委领导一行参观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示范点巡展。在我院的展板前,领导们聆听了医院工会主席黄蔚萍的介绍,对医院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工作取得的实效表示肯定与赞赏,并高兴地驻足留影。
2013年,我院“护医心嘉园”人文关怀心理疏导项目正式实施,以关爱职工身心健康为宗旨,以满足职工的需求、解决职工的烦忧为目标,传递温情,解码心灵,使职工切实感受到医院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强归属感,进一步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
职工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关爱职工身心健康,把温暖送到职工的心坎上,是“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医院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
职工之事无小事
自“护医心嘉园”项目实施以来,医院一直将此项工作摆在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始终认为“职工之事无小事”。
2015年,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护医心嘉园”项目在原来开展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再次得以延伸和拓展,“关爱员工行动计划”正式启动,落实专门责任部门,每年有方案、有措施、有总结,真心诚意为职工群众办实事,从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带着深厚的感情,持之以恒地开展,切实了解职工所思所想所忧,对症疏导,正确引导,切实帮助解决和消除职工思想负担,积极营造团结互助、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使职工轻松工作、快乐生活。
两年多来,“关爱员工行动计划”得到了全院职工的一致拥护和好评。医院工会也真正成为了女职工们贴心的“娘家人”。
心理疏导走上专业化道路
心理疏导不能仅限于理论层面,它更是一项需要不断提升和强化的岗位技能。为进一步提升“护医心嘉园”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性,由医院医学硕士、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青和另外三名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并且通过了上海市巴林特小组培训课程的护理人员组成了这个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专业团队。在此基础上,医院不断优化心理咨询队伍建设,定期派遣心理咨询师参加专业培训,并选派更多业务能力强、医德医风好的医护人员攻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课程,不断壮大队伍,并逐步走上规范化、专业化道路。
此外,医院邀请社会专业人士来院授课,持续提升服务内涵。多次邀请上海复源社工师事务所专业社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唐思群、著名心理咨询师陈晔等来院开展专题讲座,深刻剖析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涵和重要意义,指导医务人员更好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螺蛳壳里做道场
作为医院重点工作之一,“护医心嘉园”项目活动经费被列入年度预算。近几年来,医院先后落实了专业人员、专业场所、专业设施,为项目顺利、高效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医院“螺蛳壳里做道场”,全新设计打造舒适、温馨的“职工之家”,包含读书屋、编织坊、谈心角、咖啡吧以及健身按摩的休闲区等,为广大职工在辛勤工作之余、在忧郁苦闷之时,提供一个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港湾。“职工之家”揭牌当天,还邀请到了区内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医院有信心更有恒心,要在社会的监督下,把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工作做深、做透、做实,让职工满意、让家属放心,让社会获益。
多彩活动成效显现
(一)停泊——“心灵驿站”。护理人员是高压力、高风险人群。平时工作压力大、学习任务重,且随着当前医患矛盾的加剧,使其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为此,医院护理部主任黄蔚萍亲手创办了“心灵驿站”,更好地关注护士群体的心理状况,帮助护士兄弟姐妹开展心理疏导,以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从而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保障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解密——“巴林特”。对我院的医务人员而言,“巴林特”已经成为了一个精神避风港。每季度一次的“巴林特”之约,在十来个人组成的临时小组里,三位专业心理咨询师倾听组员们的困惑,这些困惑可能与专业无关,但常常与医患关系有关。这个“集众人智慧,解众人烦忧”的小组,在医生护士中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专业的心理学方法帮助医务人员切实缓解了来自职场的巨大压力。
(三)享受——“快乐吧”。“快乐吧”是2014年由医院工会发起的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且设定不同主题,内容涵盖心理咨询、健康保健、手工作品展示等,尤其是养生讲座、插花学习、丝巾秀、绘画、烘焙等系列活动,成为了医务职工舒缓压力、快乐工作,陶冶情趣的一个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丰富职工业余生活,今年,医院又组建了“乐骑社”、“旗袍社”、“摄影社”、“健跑社”等近10个社团,职工们在运动中放松身心,舒缓压力,让阳光永远住进心里。
“护医心嘉园”人文关怀心理疏导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真正走进了职工的内心世界,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