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嘉医科普】你知道吗?你的心脏也有“4S”店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日益增多,植入起搏器后就能一劳永逸了吗?

 

并不是,起搏器植入手术只是一个开始。要想最大限度维持并改善患者心功能,需对起搏器工作状态定期检查,使其与患者身体状况更为匹配。所以起搏器随访必不可少。

 

起搏器门诊和普通心内科门诊相同吗?

 

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出院前医生都会叮嘱:“定期起搏器门诊随访”。随着老百姓对疾病认知水平的提高,大多数病友对“随访”这个词已经不陌生。“不就是定期看看医生嘛!”不,起搏器植入术后的随访可不仅仅是“看看普通心内科门诊”那么简单。

 

起搏器随访哪些方面?

 

起搏器术后随访主要包括临床随访和程控随访两个方面:

 

1.临床随访:包含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患者先前症状是否好转等,对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询问后,还可以行抽血化验、胸部X光片、心脏彩超等客观检查以判断起搏器对心脏病的改善程度。另外,对患者的其他基础疾病也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和药物调整等。

 

2.程控随访:需通过特殊的程控仪进行,如下图所示。不同厂家的起搏器都对应有不同的程控仪,医生或工程师会将程控探头置于起搏器囊袋皮肤表面或者远程、无需接触患者皮肤(视不同型号而定),即可获取起搏器的各种工作参数,从而对起搏器进行功能上的调整及优化。

 




3.注意:为了便于理解,我们这里使用“起搏器”这个名词,但其实所有的“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即CIED,包括了常规起搏器、ICDCRT-P/D,以及非传统经静脉途径的无导线起搏器、皮下ICD、植入式心电事件记录仪等)都需要术后随访。

 

起搏器术后为什么要随访?

 

1.及时和定期的随访有助于医生了解手术的成功与否,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2.通过询问患者身体有无不适,观察化验及检查指标来判断起搏器是否提升了患者的心脏功能——这是患者的进一步需求。

 

3.通过程控仪测试、调整起搏器参数来更好地让它与心脏“默契工作”——这是医生和患者的最终目标。从手术结束那一刻起,整套起搏装置就将成为患者的长期“伴侣”。在术后一到两周的时间里,医生最关心的就是伤口长得好不好、起搏器固定得牢不牢、电极参数是否理想。这段时间里,医生会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伤口长势以及化验里与感染相关的一些指标,而对患者强调最多的就是伤口不要沾水、植入侧避免剧烈活动等。静脉抗生素应用、起搏器参数调试一般都在出院前完成。尤其是植入抗核磁起搏器的患者,如病情需要行核磁共振检查前,一定要来起搏器门诊程控。

 

多久要来随访起搏器?

 

急性期(第1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术后1年;

 

中间期(第2年开始):每年12次检测;

 

临近更换期(1年内):每3个月检测1次,更换。

 

团队介绍

 

缓慢型心律失常,常见原因为窦房结、房室结等心脏电传导功能异常,出现与心率减慢相关的症状,甚至是反复晕厥,解决的方法就是植入起搏器,它的作用就是“在心脏不跳的时候帮它跳起来”。当然植入起搏器后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也需要我们对它定期的检测、调整,监测剩余电量,在电量耗竭前,提醒我们及时更换。而这一切就需要我们在起搏器门诊完成。所以我们的“心律失常/起搏器门诊”就像一个“有关心跳的4S店”,心跳有问题,不论快慢,都得来看看。

 

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目前每年完成起搏器植入手术百余例,其中包括普通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俗称胶囊起搏器)、ICDCRTCRT-D。可用于治疗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房扑长间歇预防和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以及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及长期预后。2019年,心血管内科在上海区级医院率先独立开展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技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心律失常/起搏器随访专病门诊

 

起搏器随访专病门诊,可为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提供随访服务。

 

时间:周一下午

 

地点:门诊两楼A区 心内科门诊3号诊区

 

友情提示:

 

检测起搏器时请带好起搏器品牌相关资料。

 

(来源: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