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宣传月(二)】什么?除了“酒驾”还有“药驾”!


    酒驾,我们都非常熟悉,“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重要的社会规范。但还有一种驾车行为也同样极为高危,却远远未受到大家的重视,这就是“药驾”。

 

 

    今天,嘉定区中心医院的合理用药线上宣传又开始啦!小编就来为您聊一聊“药驾”的那些事。

 

     什么是“药驾”?

    顾名思义就是吃药之后驾驶,确切的含义是指司机服用了某些药物,如抗过敏药、镇静催眠药等等,产生头晕、嗜睡、倦怠、大脑反应迟钝,人的本能反射时间延长,协调能力下降,无法警觉灵活的控制油门、刹车等,从而导致交通事故。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不得驾驶机动车。我国的法规只对精神麻醉药有限制,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药驾的规定及其严格,其相关规定甚至超过“酒驾”。

 

 

    不管服用什么药物 都属于“药驾”吗?

    其实药驾只涉及一部分药物,WHO公布的7大类“药驾”相关药物有:抗组胺药、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解热镇痛药、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降糖药。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几种药物:

    1、抗组胺药就是扑尔敏这样的抗过敏药,除了皮肤过敏等情况服用之外,很多感冒复方制剂,如泰诺、白加黑的黑片等等都含有此类成分,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困倦,因为这类药物人人都可能用到,所以是最容易引起“药驾”的药物之一。

 

    2、抗抑郁药有嗜睡、倦怠的不良反应,虽然该类药品在我国的使用目前远没有欧美等国家普遍,但随着大家对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抗抑郁药的使用人群会越来越大,而且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很多是开车的青壮年,所以这也是需要关注的 “药驾”药物。

 

    3、镇静催眠药以及解热镇痛药的常见不良反应是嗜睡及全身疲乏,所以在服用期间不宜开车。

 

    4、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降糖药与上述几类药物有所不同,病人刚开始服药时需要密切关注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用药起始阶段可能会出现血糖、血压控制不佳的情况从而影响驾驶,如果长期服用血压血糖控制良好,完全可以安全驾驶。

 

    怎么知道服用的药品是否“药驾”?

    其实要辨别自己服用的药品是否有“药驾”嫌疑非常简单,只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说明书中标注“服用药物后不得驾驶,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就说明服用该药品驾车有危险,服用后开车即是“药驾”。当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会明确标注,如有疑问可咨询医师和药师。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服用任何药物如出现头晕、困倦等副作用,都不宜开车。

 

    如今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交通安全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全社会的交通安全,千万不要“药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