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内科疾病健康指导目录

肾脏内科疾病健康指导目录

一、慢性肾衰竭(CRF)健康指导
二、急性肾衰(ARF) 健康指导
三、肾盂肾炎健康指导
四、肾小球肾炎健康指导
五、肾病综合征健康指导
六、痛风健康指导
七、肾穿刺术健康指导
八、血液透析健康指导
九、腹膜透析健康指导

 

 

 

 

 

 

 

 


慢性肾衰竭(CRF)健康指导

     慢性肾衰竭是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代谢产物的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
一、病因
(一)肾脏本身疾患,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
(二)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脏病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
(三)高血压、痛风等。
(四)慢性尿路梗阻,如输尿管结石、尿道狭窄、前列腺肥大。
(五)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肾炎。
二、主要症状
(一)胃肠道表现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初期以厌食、腹部不适为主,以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粘膜出血,甚至有消化道大出血。
(二)血液系统表现主要为贫血,贫血程度与肾功能下降程度密切相关。另一表现是出血倾向,常有皮肤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外伤后严重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三)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是肾衰竭的早期症状之一。
(四)皮肤瘙痒是常见症状,有时难以忍受;尿毒症面容:面部肤色常较深且萎黄,有轻度浮肿感。
(五)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可导致水肿、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三、饮食指导
(一)透析前应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鸡蛋、瘦肉、牛奶等;透析后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尽量少食花生、蚕豆、绿豆、赤豆等植物蛋白。
(二)供给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
(三)有少尿、水肿、高血压和心力衰竭者应限制水、盐摄入。
四、用药指导
(一)肠道透析药如肾衰宁等,经胃肠道不吸收,可长期使用,其有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一般不需停药。
(二)常用降压药有:心痛定、缬沙坦、波依定、替米沙坦等,注意在使用降压药过程中,从卧位起床时先床边坐几分钟,然后缓慢站起,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及晕厥。
(三)常用纠正贫血药有:叶酸、速力菲等,注意速力菲应饭后服用并忌茶,如有黑便可能与速力菲中的铁剂有关,不需紧张。
(四)常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五、休息与活动
(一)避免过劳、受寒感冒。
(二)在严重贫血、出血倾向、心力衰竭及骨质疏松时,要注意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
(三)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缓解期可适当活动,但应避免活动量过大,谨防骨折。
六、心理指导
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树立治疗信心,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
七、康复指导
(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钙磷和甲状旁腺功能紊乱易引起骨病,要注意安全,防止骨折,如有凝血异常,要防碰伤跌伤。
(二)因免疫功能低下,贫血、营养不良等易致感染,要积极防治,并定期随访。
(三)慢性肾衰竭血透病人发生瘘管、血管通道阻塞或有感染应随时就医。

 

 

 

 

 

急性肾衰(ARF)健康指导
   
急性肾衰竭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肾功能急剧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果及时去除病因和及时诊治,多数病人肾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
一、病因
(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脏灌注量减少所致的肾缺血。
(二)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间质病变,肾小球和肾血管疾患。
(三)急性尿路梗阻。
二、主要症状
(一)胃肠道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更甚者可发生消化道出血。
(二)可有出血倾向和轻度贫血现象。
(三)出现意识障碍、躁动、抽搐、昏迷等尿素症脑病症状。
(四)除感染的并发症外,还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胸痛等。
(五)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可导致高血压、肺水肿、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变。
三、饮食指导
饮食原则:优质低蛋白(如:牛奶、鱼、瘦肉、鸡蛋等。尽量少食花生、蚕豆、绿豆、赤豆等植物蛋白)、低盐(2-3克/日)、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
四、休息与活动
(一)少尿无尿期绝对卧床休息。
(二)多尿期开始,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依然存在,仍需注意卧床休息。
(三)恢复期为一般休息,适当进行体能活动的锻炼。
(四)必要时透析治疗过渡。
五、用药指导
(一)发生感染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尽量选用对肾脏无毒或低毒性的抗生素治疗。
(二)高血钾症在进行透析疗法前,可用药物治疗,如降钾树脂。
(三)急性肾衰病人常用较大剂量的速尿静脉注射,用药后可产生耳鸣、面红、一过性听力降低等副作用,但停药后多可消失。
六、心理指导
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树立治疗信心,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
七、康复指导
(一)急性肾衰竭病人的肾功能可能在2-3周左右恢复,少数病例长达3个月,肾小球滤过功能在3-12个月恢复正常,故应耐心等待与治疗。
(二)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三)防止受凉或感冒。
(四)根据饮食原则,合理饮食。
(五)按医嘱坚持服药,定期门诊复查。

 

 

 

 

 

 

 

 

肾盂肾炎健康指导

肾盂肾炎是由细菌直接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感染性炎症。本病好发于女性,女:男约为10:1,尤以婚育年龄女性、女幼婴和老年妇女患病率更高。本病多累及一侧肾脏,也可累及两侧肾脏。
一、病因
(一)致病菌  肾盂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尤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占60-90%,大约5-10%的肾盂肾炎是由革兰阳性球菌引起,多见于伴有尿路结石的肾盂肾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于败血症所致的血源性肾盂肾炎,留置导尿或曾行尿路器械检查的患者常有绿脓杆菌感染。
(二)毒力因子 在肾盂肾炎的发病机制中,细菌中毒力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致病菌的体内外差异。
二、主要症状 
(一)急性肾盂肾炎
1、泌尿系统症状: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可伴有腰痛、肾区压痛或叩击痛、上腹部压痛等。
2、全身感染症状:多为急性起病,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C以上),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甚至腹痛、腹泻,如高热持续不退,往往提示并存有尿路梗阻、肾脓肿或败血症等。
3、尿液变化:尿液外观混浊,可见脓尿或血尿。
 (二)慢性肾盂肾炎
1、尿路感染表现: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尿路刺激症状,部分病人为间隙性无症状性细菌尿,尿频、排尿不适等下尿路症状,轻微的腰腹部不适。
2、慢性间隙性肾炎的症状:表现为多尿、夜尿等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症状,这种病人容易出现脱水。
三、饮食指导
(一)发热时根据全身情况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无明显症状时给与普通饮食。
(二)多饮水,一日饮水可达1热水瓶,保证每日尿量不少于2000ml。
四、用药指导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最好作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及尿常规检查,尽早确定是细菌种类,有助于选择抗菌药物。在选择抗菌药物治疗肾盂肾炎时应考虑到:(一)抗菌效果好,对致病菌敏感,不易产生抗药性。
(二)药物在肾组织、尿液和血液中都有较高的浓度。
(三)不良反应小,对肾脏无毒性。
(四)重症患者宜联合用药。
(五)要有足够的疗程,一般不少于14天。
五、休息与活动
伴有发热,显著的尿路刺激症状或有血尿的肾盂肾炎患者在症状明显减轻后即可起床活动,一般休息7-10天,症状完全消失后可恢复工作。
六、心理指导
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树立治疗信心,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
七、康复指导
(一)多饮水、勿憋尿、勤排尿。
(二)经常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勤换内裤。
(三)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
(四)避免劳累,坚持体育锻炼,增加身体抵抗力。
(五)反复感染者需进一步查明原因。

 

 

 

 

肾小球肾炎健康指导

肾小球肾炎多由于机体异常免疫反应而导致双侧肾脏弥漫性的炎症损害反应。临床主要表现蛋白质、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和全身症状等,急性肾小球肾炎大部分可以治愈,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即为慢性。
一、病因
(一)细菌: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最为多见,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
(二)病毒:各型肝炎病毒、麻疹、水痘和肠道病毒感染后肾炎。
(三)寄生虫:恶性疟疾、血吸虫病等。
(四)螺旋体:立克次体感染等。
二、主要症状
大多数隐匿起病,病程冗长,病情多缓慢进展。多数病例以蛋白尿及(或)水肿为首发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面部及下肢微肿,重者可出现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多为(+)~(3+),亦可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及(或)血尿;或仅出现多尿及夜尿,有的病例则以高血压为首现症状;或在整个病程无明显体力减退直至出现严重贫血或尿毒症为首发症状。
三、饮食指导
(一)凡伴有水肿或高血压者应限制食盐,每天1-3克。
(二)水肿明显和尿量减少应适当限制水分摄入。
(三)肾功能减退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20-30克为宜。
(四)宜进富含维生素B、C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四、用药指导
(一)使用降血压药物时,病人起床时先床边坐几分钟,然后缓慢站起,以防眩晕及体位性低血压。
(二)尿量减少服用利尿剂后,尿量增多,要注意观察电解质情况,以防低血钾发生。
五、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水肿消退,尿量增多,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明显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可起床逐步增加活动,自理生活。
六、心理指导
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树立治疗信心,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
七、康复指导
(一)保持愉快的心情,合理的生活起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适当进行体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
(二)坚持药物及饮食治疗。
(三)避免肾损害因素。感染、劳累、妊娠、高血压等均易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故应积极防治上呼吸道、皮肤及泌尿道的感染,避免劳累,做好安全避孕等。
(四)定期就诊复查,如出现水肿、尿异常,体重迅速增加等,应及时就诊。

 

 

 

 

 

 

 

 

 

肾病综合征健康指导

肾病综合征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浮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肾脏疾病的共同表现。
一、病因
(一)原发性: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肾小球肾病;
(二)继发性:常见于SLE、糖尿病、过敏性紫癜、乙肝相关性肾炎等。
二、主要症状
(一)水肿:水肿为最常见症状,呈可凹性,水肿出现前和水肿时尿量减少。
(二)高血压和低血压:成人肾病综合征约20%-40%有高血压,部分病人存在血容量不足(低蛋白血症、利尿等),可产生低血压。
(三)营养不良:病人有毛发稀疏、干脆及枯黄,皮肤皓白,消瘦等。
(四)并发症:1、继发性感染;2、高凝状态;3、肾功能不全
三、饮食指导
(一)水肿时低盐饮食,以1-3g/d为宜。
(二)优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鱼、瘦肉等均为优质食物。
(三)低脂饮食,少食动物油脂,多食植物油。
(四)高热量饮食,热量以30-35kcal/kg/d为宜。
(五)高度水肿伴尿少时,严格限制入水量,以前一天尿量加500ml为当日量。
四、用药指导
(一)激素副作用有:满月脸、水牛背、水钠潴留、高血压、血糖升高、尿排钾增多、肌无力、胃消化道溃疡、精神兴奋、烦躁失眠、免疫力下降易发感染、骨质疏松等。服药时注意:
1、饭后服用,遵医嘱同服保护胃黏膜药物,如达喜、奥美拉唑、耐信、雷尼替丁等;
2、按时按量服用,不要擅自更改剂量或者突然停药;
3、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及饮食卫生、保暖,预防感染。
(二)细胞毒类药物(CTX)的副作用: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脱发、出血性膀胱炎等。用药时适量多饮水,避免药液外渗,观察尿液颜色,。
(三)如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钠等,需定期复查出凝血时间。
五、休息与活动
严格水肿、低白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下肢抬高,加强皮肤的清洁及保护;病情好转后可起床活动,适当进行锻炼,如散步、晨练等,防止下肢静脉栓塞。
六、心理指导
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树立治疗信心,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
七、康复指导
(一)一定要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勿擅自减量或停药。定期随访、复查,避免复发。
(二)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和劳累。

 

 

 

 

 

 

 


痛风健康指导

痛风是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特点是高血尿酸血症、特征性的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严重时关节活动障碍、尿酸结石和(或)痛风性肾病。
一、病因
(一)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原发性属遗传性疾病,与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有关
(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继发性可由肾病、血液病、药物及高嘌呤食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二、主要症状
 常有家族史,发病高峰30-50岁,男性多见。急性关节炎期,以拇趾及单关节炎多见,常突发于午夜,疼痛伴发热、寒战、白血病升高,血沉增快。一般1-2天或几周后可自行缓解,关节局部皮肤脱霄、瘙痒,关节功能恢复。慢性期发作频繁,受累关节增多,且活动受限最终关节畸形僵硬,还可出现尿路结石、肾结石甚至肾功能不全。
三、饮食指导
(一)痛风病人应该多吃低嘌呤的食物,少吃中嘌呤的食物,不吃高嘌呤的食物,还要注意不喝酒。低嘌呤食物:五谷杂粮、蛋类、奶类、水果、蔬菜;中嘌呤食物:肉类、豆类、海鲜;高嘌呤食物:豆苗、黄豆芽、芦笋、香菇、紫菜、动物内脏、鱼类、豆制品、火锅、肉汤等。
(二)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不过,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三)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等;蛋白质摄入以牛奶、鸡蛋为主。如果是瘦肉、鸡鸭肉等,应该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少吃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
(四)大量喝水,每日应该喝水2000ml至3000ml,促进尿酸排除。
四、用药指导
(一)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应尽早使用。大部分患者于用药后24h内疼痛明显缓解。其不良反应除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外,可有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脱发、肝肾功能损害等,应遵医嘱服药,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医生,调整用药。
(二)必要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三)根据血尿酸情况选用抑制尿酸生成(如别嘌醇)或促进尿酸排泄(如溴马隆)的药物。
五、休息与活动
(一)积极减肥,减轻体重。
(二)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三)注意保暖和避寒,鞋袜宽松,心情舒畅。
六、心理指导
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树立治疗信心,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
七、康复指导
(一)避免一切诱发因素,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增减或停药。
(二)避免受凉潮湿,保持室内干燥,阳光充足。
(三)坚持关节功能锻炼;坚持饮食治疗;定期门诊随访。
(四)穿鞋应舒适,女性患者尤其不宜穿高跟鞋。

 

 

 

 

 

肾穿刺术健康指导

肾穿刺又称为肾穿刺活检术,它是应用穿刺针刺人活体的肾组织,取出少量的肾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的全过程。是目前国内外最普及的肾活检方法。
一、 肾穿刺的意义
(一)明确诊断:通过肾穿刺活检术可以使超过三分之一患者的临床诊断得到修正。
(二)指导治疗:通过肾穿刺活检术可以使将近三分之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得到修改。
(三)估计预后:通过肾穿刺活检术可以更为准确的评价肾脏病患者的预后。
另外,有时为了了解治疗的效果或了解病理进展情况(如新月体肾炎、狼疮性肾炎及IgA肾病等)还需要进行重复肾脏病理检查。
二、术前指导
(一)评估病人的身心状态、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肾活检的了解程度,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减轻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
(二)术前训练:让患者了解术中、术后配合要求。术前一天教会患者吸气屏气30秒,以确保穿刺瞬间肾脏位置临时固定,保证穿刺成功;教会患者床上排尿,以免术后不习惯床上排尿导致尿滁留。
(三)了解病人有无出血性疾病病史或家族史以及近2周内是否应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制剂,女性病人肾活检避开月经期;
(四)指导病人避免进易产气的食物,减少肠胀气,体毛多者作常规备皮处理。
(五)注意保暖,防止咳嗽,咳嗽不宜肾穿。
三、术中配合 
  安慰病人,争取病人合作,以配合医生做好穿刺点的选择,并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穿刺针进入肾脏时肾脏保持相对固定是避免出现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关键。因此,穿刺过程中嘱病人深呼吸后屏气,屏气时肾下极相对固定,这样可提高和改善肾脏的观察效果,避免术中肾脏的滑动、体位改变所致的穿刺失败。
三、术后指导
(一)安置病人于舒适的仰卧位,指导腰部制动6 h,四肢可放松及缓慢小幅度活动,不做急剧翻身及扭转腰部动作,卧床24h。
(二)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定时监测血压、脉搏、体温、尿量与尿色以及腰腹部症状及体征,出现肉眼血尿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三)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术后适当水化、轻度利尿的必要性,协助饮温水。
(四)协助病人使用便器,正确留取3次尿标本,及时送检。
(五)术后24h内密切观察穿刺局部有无渗血、肿胀,保持敷料干燥。
(六)指导病人术后3d内不沐浴,1周内应避免做腰部扭动较大的动作,2-3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血液透析健康指导

血液透析是通过人工半透膜,将患者血液、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透析膜的一侧是血液,另一侧是透析液,借助于膜两侧的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利用扩散、对流、吸附清除毒素,通过超虑和渗透清除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从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

一、饮食指导
(一)蛋白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的摄入应比透析前增多,以补充透析过程中的丢失。尽量提供优质动物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植物蛋白中的蚕豆、绿豆、赤豆、花生等含非必需氨基酸较多,且含磷较高,不宜多吃。
(二)钠盐和水:低盐饮食,每日水分摄入为每日尿量+500ml为宜,少食粥、面等含水量多的食物。平时可将冷开水制成一块块小冰块含食以控制水分的摄入。两次透析期间的体重增长应控制在干体重的5%以内。
(三)控制高钾饮食:有残余肾功能、尿量较多患者无需严格限制钾的摄入;对于少尿、无尿患者应严格限制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根茎类植物、干货、桔子、香蕉、柠檬、山楂等。平时烧菜时可将蔬菜切小片以沸水烫过捞起,再以油炒或凉拌以减少钾的摄入量。食物经煮熟后,钾会流失于汤汁中,故勿喝汤汁。
(四)钙和磷:少食动物内脏、海产品(如:鱼子、蛤蜊)、坚果等含磷高的食物。同时应选用钙含量高又容易被吸收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等补充钙质。
(五)热卡:机体的热量来自于所有食物,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每日热量的摄入为35kcal/kg/d以维持机体正常体重。

二、动静脉内瘘的保护 
(一)造瘘术后严格护理,密切观察静脉侧有无震颤,听血管杂音。术后要注意抬高术侧肢体,减轻浮肿。术后第2天可开始轻轻握拳,3天后活动手臂,7-10后采用挤压握力圈,已促进内瘘尽快成熟。
(二)内瘘在术后4-6周成熟,要待成熟后才能使用。
(三)每次透析前先用肥皂和清水洗净内瘘侧手臂,保持内瘘侧肢体皮肤清洁。
(四)避免内瘘部位暴露在外,减少意外摩擦及碰撞引起的受伤或皮肤损伤,有损伤处应即刻进行消毒处理。
(五)血液透析治疗后24小时切勿污染或浸湿内瘘皮肤穿刺点,如内瘘皮肤穿刺点被浸湿应立即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2次,再用无菌纱布包扎或用创可贴覆盖,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六)对内瘘血管不做输液、注射、采血等静脉穿刺,以免因穿刺损伤、药液刺激等而导致发生静脉炎、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七)避免内瘘侧肢体血管受压,包括避免穿紧袖衣服,睡觉时不向内瘘侧侧卧,不拿内瘘侧肢体当枕头造成长期受压,内瘘侧肢体不测血压,内瘘侧肢体不用暴力等。
(八)动静脉内瘘血管的穿刺部位,需要整条血管平均分布。因此,应积极主动配合护士有计划的将进针点由下向上渐移,反复循环,有利于血管壁修复和整条血管均匀扩张,不易形成假性动脉瘤,穿刺点渗血发生少且止血较容易。穿刺点的选择:应轮流替换,在沿着内瘘管的平行轴上每一个穿刺点约距离1cm,在距离动静脉吻合口处约3cm的位置不宜再行接近。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应大于10cm,可将通路再循环降低到最低限度。
(九)压迫止血,注意局部压迫应包括皮肤穿刺点及该穿刺点以上2公分的位置(血管的穿刺点),压迫力度为血液能通过,能摸到血管震颤,又不出血为标准,一般大约压迫10分钟左右即可;
(十)每次透析治疗结束,应特别注意动静脉内瘘部位的血管震颤情况,若震颤消失应立即稍许松解止血带,直到触及震颤为止;如瘘口突然疼痛、内瘘部位皮肤红肿热痛、穿刺点渗血不止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防止动静脉内瘘闭塞。

三、血透患者留置导管的健康指导
(一)留置导管期间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需沐浴一定要将留置的导管及导管出口处的皮肤用敷料密封,以免被水淋湿后发生感染。如静脉穿刺处出现红、肿、热、痛现象,应立即就诊,以防感染扩散。
(二)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者应尽量穿对襟上衣,以免脱衣服时将留置导管拔出,睡觉时往健侧卧位,避免压迫导管。一旦发生导管滑脱,应立即压迫止血并就诊。
(三)股静脉置管的病人,尽量减少置管下肢的活动,应穿宽松的衣裤,睡觉时尽量平卧,防止压迫导管。下肢弯曲不超过90度,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四)置管后,应保持每周二次换药、封管以免导管堵塞,防止出口处感染。
(五)血液透析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情况不作它用,如抽血、输液等。
(六)留置导管拔除后需用无菌纱布压迫20~30分钟,拔管时禁止取坐位,股静脉拔管后4小时减少活动。

四、血液透析中的健康指导
(一)透析前后准确测量体重、每次称体重时穿同样多的衣物,以准确估计脱水的充分性。季节转换时注意衣物重量的增减。
(二)透析中准备适量干点,如有糖尿病的患者可准备巧克力以防低血糖的发生。透析中不宜过多进食、以免低血压的发生。
(三)透析中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防止口腔划伤烫伤引起出血或血肿。
(四)透析中如出现头晕、出汗、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皮肤瘙痒、呼吸困难、肌肉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告知责任护士,可能出现了相应的透析并发症,需进行及时处理。
(五)透析中避免内瘘穿刺手臂活动、弯曲,翻身时避免透析管路牵拉、折叠而使穿刺针脱出引起出血、戳破血管引起血肿或管路折叠血流量不畅而凝血。
(六)透析中如出现手臂突然胀痛或感觉有暖暖的液体流出感时,及时进行查看,有可能是出现血肿或渗血现象,及时告知护士进行处理。

五、血透患者用药指导
(一)根据肾内科医生医嘱,坚持正规服药,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避免漏服药。
(二)各种降压药的药理作用不同、因人而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正规长期服药、并定时监测血压。
 (三)用来降磷的含钙药物应含服或同饭菜一起嚼服、才能起到降磷作用。补钙的同时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并要定期检测血钙浓度。当血钙浓度大于10.2mg/dl时,应减少或停用含钙制剂。
(四)透析病人使用抗生素应慎重,需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五)口服铁剂应饭后服、忌饮浓茶、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促进吸收。
(六)如果需要拔牙、手术、或有各种出血现象的话,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透析时肝素用量。

六、血透患者的运动指导
(一)血透患者运动必须遵从安全第一的原则。一般在接受维持性血透至少3个月以上,血压相对稳定,无心力衰竭表现,心功能1-3级,Hb大于80g/L,身体综合状况良好。
(二)以耐力性、放松性的有氧运动为主,如:行走、散步、骑自行车、跳舞等。
(三)运动时穿着宽松、舒适、穿软底运动鞋。
(四)每次运动前后应测量脉搏、血压、并做好记录。运动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
(五)运动周期为每周3-5次,每次15-30分钟。坚持运动、量力而行、适时调整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当身体出现任何不适时应及时停止运动,积极就医。
(六)根据运动量和出汗情况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

七、血透患者的生活健康指导
(一)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使疾病得以有效的控制。
(二)在与医护配合好治疗的同时要加强自我学习,学习有关疾病知识,增加自我保健意识
(三)遵照医嘱,定时接受透析治疗,不可随意减少或停止透析,以免病情加重。
(四)适当的运动、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养成按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必要时可服软便剂。
(六)平时注意观察有无内外出血情形、大小便颜色、皮肤上有无出血点、瘀斑等。
(七)要注意把握干体重。经过一定时间摸索出自已所能耐受的最大脱水量。
(八)要掌握每月的化验结果,以了解透析效果。
(九)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情况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早期控制疾病。
(十)给予充分透析治疗后,身体状况良好,可重新参与合适工作,回归社会。

 

 

 

 

 

 

 

 

 

 


腹膜透析健康指导

腹膜透析(pertioneal dialysis)是将一根腹膜透析管的一端在无菌条件下置入腹腔,透析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袋装透析液相连,借重力将透析液输入腹腔的治疗方法。由于腹膜是一层半透膜,透析液在腹腔内停留,与腹膜上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交换,通过弥散及渗透的原理,达到清除体内潴留代谢产物和脱水的目的。
一、腹透置管后的观察
(一)注意切口处有无渗液,渗血及水肿,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换药处理。
(二)术后尽量取半卧位或坐位,避免咳嗽、呕吐以防漂管。
(三)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
(四)观察腹透液超滤情况,详细记录。
二、预防并发症
(一)加强口腔、皮肤清洁卫生。
(二)透析室环境应安静、整洁。室内每天空气消毒,并定时通风换气。
(三)腹透操作尽量在操作间进行,严格陪伴、探视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四)透析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透析液浓度以37~39℃为宜,宜干热加温。
(五)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透出液的颜色和澄清度。
(六)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腹部有无压痛,如有感染,按医嘱予抗生素治疗。
三、饮食护理
由于透析前长期限制蛋白质摄入,加之腹膜透析液过程中丢失了大量蛋白质(约10G),为防止严重的营养不良,透析后应予优质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鱼、瘦肉等。同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叶酸。避免高磷饮食,浮肿或高血压者,需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含磷高的食物:所有干果如西梅、杏脯、提子、无花果、枣、花生、核桃、栗子等。蔬菜类如菠菜、薯片、薯条等。干豆类如黄豆、红豆、绿豆等。菌类如香菇、蘑菇等。肉类如内脏、虾米、鱼卵等。五谷类如面包、麦片等。奶类:全脂、脱脂加工过的炼乳、乳酪、芝士等。饮品如:阿华田、可乐、朱古力等。
四、注意事项
(一)住院期间病人及家属学会进行腹膜透析管道护理及交换腹膜透析液的方法。
(二)保持透析室环境清洁,正确洗手。
(三)操作时病人和操作者均要戴口罩,认真检查透析液的有效期、葡萄糖浓度和钙含量,检查透析液有无渗漏和变质。
(四)按正确步骤进行操作,夹闭管道和打开透析液时要进行无菌操作。
五、健康指导
(一)住院期间指导病人及家属学会腹透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定期进行随访调查。
(二)腹透置管后2-3周可淋浴洗澡,禁止盆浴,淋浴前可将透析管放于一次性肛袋内贴在皮肤上,浴后将其周围皮肤轻轻拭干,务必要及时换药。
(三)嘱病人保护好伤口及导管,防止下腹部局烈活动或挤压碰撞等。
(四)定期复查腹水常规、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
(五)每半年回院更换外接短管,换管前专科护士会与您联系。
(六)指导患者在腹透中遇到问题及时拨打电话或来院就诊。
(七)日常生活中的八不要 ⑴不要搔抓外口周围的皮肤⑵不要穿紧身衣⑶不要用医生没有推荐的消毒液或药物⑷不要在导管周围用刀、剪、针,以免伤到管路⑸不要拿重于12公斤重的物品⑹不要抱婴儿⑺不要牵拉或扭转管路⑻不要盆浴无菌管路不能触摸,一旦不小心污染,需马上更换。
六、居家腹膜透析所需物品
(一)紫外线灯:用来消毒房间
(二)加热器具:温箱、加热袋等用来加热透析液
(三)称:称量透析液的入量及出量
(四)量杯:称量尿量
(五)体重秤:用来每日称体重
(六)血压计:每日检测血压的变化
(七)专用挂钩:用来悬挂透析液袋
(八)消毒液
(九)洗手液
(十)一次性口罩、帽子
(十一)肛袋
(十二)消毒棉签
七、腹膜炎的预防措施
(一)做好外口的护理,避免因外口及隧道的感染导致腹膜炎的发生。
(二)每次换液患者及家属均要按规定戴好口罩,避免口鼻的细菌将无菌导管污染。
(三)换液及外口换药前,按规定认真洗手。
(四)如发现透析液袋及透析管路有破损渗液应马上到医院请相关人员处理。
(五)预防便秘与腹泻。
(六)积极治疗与防治全身各系统的感染。
(七)腹透液加药时请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操作。
(八)碘伏帽严禁重复使用,一定是一次性使用。
(九)腹透液放空时,严禁短管打开直接放到马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