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占人一生约1/3的时间
其生理重要性仅次于呼吸、心跳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里,你是否也经常遭遇“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困扰?如今,很多人都面临着失眠的困扰。当失眠越来越严重时,为了能够美美地睡上一觉,不少人开始寻求药物帮助。

根据《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我国居民平均睡眠时长6.75小时, 28%的人群每晚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59%的人存在失眠症状。为了能够安然入睡,不少人开始寻求药物帮助。
也有部分失眠患者对安眠药存在疑虑:失眠了该不该服药?吃安眠药会不会产生依赖性?安眠药有什么副作用?今天我们来详细说一说关于安眠药那些事。
01睡眠障碍有哪些表现?

入睡困难:入睡准备时间超过30分钟;
早醒、睡眠时间减少:总睡眠时间<6.5小时;
睡眠维持障碍:整夜中觉醒次数≥2次;
睡眠质量下降,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比如疲劳、情绪低落、记忆力下降和认知障碍等。
02安眠药都有哪些,该怎么选择?

常用的安眠药分为苯二氮䓬类药物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
苯二氮䓬类药物
也就是常说的“唑仑”类和“西泮”类。这类药物主要发挥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肌肉松弛等作用。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少,但仍有一定的风险,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和依赖性。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
这一类是以唑吡坦(Zolpidem),佐匹克隆(Zopiclone)等为代表的新型非苯二氮䓬类。这类药物相较于苯二氮䓬类起效快、半衰期短,药物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反应也更低,治疗失眠相对更安全、有效。

如何正确选用安眠药?需要分清睡眠障碍的属性!
短效安眠药
适合用于入睡困难的失眠患者,对以早醒为特点的失眠者无效。
口服约10~30min起效,药效持续5~6h。
中效安眠药
适合用于睡眠浅易惊醒患者,可帮助患者增加睡眠深度,减少夜间醒转次数和做梦频度,同时缓解焦虑和紧张不安。
口服约0.5~1h起效,药效持续12~15 h。
长效安眠药
适合用于早醒和多梦的患者,也常用于缓解焦虑和紧张不安。
口服约1h后起效,药效持续超过20 h。
03服药小贴士
(1)预期入睡困难时,睡前 5~10 分钟服药。
(2)上床后 30 分钟仍不能入睡可即时服。
(3)夜间醒来无法再次入睡,且距离起床时间大于 5 h,可即时服药(短效药)。
(4)慢性失眠患者,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non-BZDs 药物间断治疗或按需治疗。
04用药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不宜饮酒,酒精有激发安眠药中毒的可能。
(2)服药期间不宜从事驾驶车辆、高空作业等工作。
(3)治疗期间如果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应告知医师正在服用安眠药的品种剂量。
(4)孕妇不宜使用安眠药,妊娠期使用安眠药的安全性缺乏研究资料。
(5)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安眠药。
(6)长期服用安眠药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应定期进行血液生化检测。
参考文献:
[1]《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
[2]黄攀攀.失眠了要及时服用安眠药吗?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